鹿特丹积极发展水上空间 40头水牛入住水上牛棚

据德国《明镜周刊》7月13日报道,鹿特丹的40只牛将搬入新居——水上牛棚。这一做法的目的在于鼓励人们走进农场,利用好未开发的水域。该项目适合所有沿海大都市。

鹿特丹市中心将有40头奶牛在水上生活。研发人员称赞项目不仅有利于环境保护,也保障了动物权益。那么这种模式在未来究竟是否可行呢?

鹿特丹积极发展水上空间 40头水牛入住水上牛棚

地势低洼、水域纵横——荷兰自有一段长期与自然对抗的历史。人们不断加固水坝,顽强守护从海洋中获取的土地。然而随着气候变化和海平面上升,仅采用与海洋抗争的生存模式,并不是长久之计。因此荷兰建筑师不停地在水上建筑下功夫。

每天产奶1000升

上述水上牛棚的原理就是:海水不能淹没房屋,相反房子必须漂在水面上,并高出水面几米。事实上,之前已经出现这样的建筑,比如浮码头上的房屋,2010年,鹿特丹城中心数块巨大塑料泡沫块上耸立了一座半球形的展馆,人们可以在里面举办活动。

目前,一家公司又想出了一个独特的方案:在荷兰最重要的海港城市,奶牛们不久也可以在水面上占据一席之地。在鹿特丹港口中心,“水上农场”项目将建在在30*40米的浮码头上,并成为一座高科技牛棚。

第一步,40头奶牛入户水上牛棚,实现日产奶量1000升。温室和牛奶加工房位于牛棚下层,人们在那儿培育青草和三叶草,作为牛饲料,牛奶也会在这儿得到继续加工。游客可以直接在牛棚或邻近的超市购买到牛奶、奶酪、酸奶、黄油。

水上农场的理念最早由Beladen公司提出。2012年,公司老板彼得范•温格登(Peter van Wingerden)在纽约遇上热带风暴“桑迪”,美国东海岸的房屋大面积受到摧毁,陷入恐慌的人们买空了超市。“商店里的新鲜食材只够供应两天”他的妻子明克范•温格登(Minke van Wingerden)说。

这一理念可以在全世界推广

“核心理念就是,人们生活的地方,就是新鲜食材生产的地方”她解释说。水上农场拒绝通过货车运输牛奶、奶酪、水果蔬菜,因为货车排放的尾气必定会污染城市空气。此外,这一农场计划得到社会组织Uit Je Eigen Stad的支持。该组织在鹿特丹种植蔬菜水果,并出售。

这一理念同样适用于世界各地的沿岸城市,如孟加拉、新加坡、东京或纽约。这些国家地区土地资源紧张,他们的城市建筑同样受到水位升高所带来的威胁。因此,人们可以在海岸边驻扎大量的水上农场。人们也可以考虑在浮码头上建设温室大棚或鸡舍。水上农夫也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自给自足。

水上农场宣传片

目前为止,水上农庄只能在电脑构图和动画中显现。然而这个秋天,建设工程就要在鹿特丹展开了。几个月后动物也会搬进来。“我们还在等政府最后一道许可——臭气排放量许可”范•温格登(van Wingerden)说。

她相信,地板上经特殊加工的薄膜能够阻碍臭气散发。液体肥料通过缝隙流进地板,再汇集到容器中。肥料积压在那里,由小机器人收集处理。

昂贵的住宅

建设水上牛棚及其牛奶加工厂大约需要250万欧元(约合人民币1860万)。据公司透露,这笔钱来自私人和投资公司Sofie共同出资。

水上农场的理念在慕尼黑工业大学教授Wilhelm Windisch看来并不是一个独到的解决方案:“水上牛棚并没有比陆地上任何一个牛棚优秀多少。” 相比于之前的饲养场,现代化的饲养场里的舒适程度是之前完全不能做到的,据这位农业科学家说。相比之下,浮码头比较贵,而且在饲养条件、环境保护、资源利用问题上并不能给出新的解决方案。

例如,LED照明的现代化底层温室是否能给40只母牛提供充足的饲料等问题还不能确定。另外,如果牛棚需要大量草料,或者奶制品需要从加工厂运往城市,运输成本也会增加。

水上农场不可能带来畜牧业的技术变革——尽管如此在鹿特丹人们还是在这个项目看到了机遇。特别是港口,人们希望借此解决未开发水域的利用问题。如今,许多老港口由于深度不够,不能承载体型越来越大的集装箱船——鹿特丹并不是特例。但这些港口却很适合建设各种形式的水上房屋。牛棚在他们之中特别抢眼。

奶牛们也会通过木板桥,来到陆地上,去正真的草场吃草。然而该项目的畜牧专家表示,奶牛最好一直待在水上牧场。“那儿挺干净,新鲜的饲料充足,玻璃天窗上的太阳能也能提供荫凉。”明克范•温格登(Minke van Wingerden)说。

图片均来自网络,若侵权则删除。转载请注明出处:见识多 » 鹿特丹积极发展水上空间 40头水牛入住水上牛棚
分享到:
赞(4) 打赏

文章很有趣!就请打赏一下小编吧

支付宝扫一扫打赏

微信扫一扫打赏